新闻中心

汽车保养都包括什么

发布日期:2025-08-20 10:35:13  

汽车保养是确保车辆性能稳定、延长使用寿命、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,主要分为常规保养和深度保养两大类。以下是具体项目及注意事项:


一、常规保养(每5000-10000公里或6-12个月进行)

1. 发动机系统

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更换

作用:机油润滑发动机内部零件,减少磨损;滤清器过滤杂质,防止油路堵塞。

周期:矿物油5000公里/半年,全合成油10000公里/1年(以先到者为准)。

注意:选择符合车辆手册要求的机油标号(如5W-30),避免混用不同品牌机油。

空气滤清器检查/更换

作用: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,防止灰尘、杂质损伤气缸。

周期:每1-2万公里或1年更换,恶劣环境(如沙尘多)需缩短周期。

自检:拆下滤芯轻拍,若灰尘过多或破损需更换。

2. 燃油系统

汽油滤清器更换

作用:过滤燃油中的杂质,保护喷油嘴和燃油泵。

周期:外置滤清器2-3万公里,内置滤清器6-8万公里(具体参考手册)。

节气门清洗

作用:去除节气门积碳,改善怠速不稳、启动困难等问题。

周期:每2-4万公里或出现抖动、油耗增加时清洗。

3. 冷却系统

冷却液(防冻液)检查/更换

作用:防止发动机过热,冬季防冻,夏季防沸。

周期:每2-4年或4-6万公里更换,日常检查液位(需在MIN-MAX之间)。

注意:勿直接添加自来水,需使用同品牌同型号冷却液。

4. 刹车系统

刹车油检查/更换

作用:传递刹车压力,确保制动灵敏。

周期:每2-4年或4-6万公里更换,含水量超3%需立即更换(可用检测笔测试)。

刹车片/盘检查

作用:刹车片磨损过度会导致制动距离变长,刹车盘变形会引发抖动。

周期:每1万公里检查厚度,刹车片剩余3mm或刹车盘有深沟槽需更换。

5. 轮胎与底盘

轮胎保养

项目:检查胎压(按车门标贴标准)、磨损程度(胎纹深度≥1.6mm)、动平衡(方向盘抖动时做)。

周期:每5000公里调换轮胎位置(前后交叉),每2万公里做四轮定位(跑偏时提前做)。

底盘检查

项目:检查悬挂、转向拉杆、球头是否松动或漏油,底盘护板是否破损。

周期:每1万公里或过坑洼路段后检查。

6. 电气系统

电瓶检查

项目:测量电压(正常12.6V以上),检查电极是否氧化(可用热水清洁)。

周期:每半年检查,电瓶寿命通常3-5年,亏电频繁需更换。

灯光检查

项目:测试近光灯、远光灯、转向灯、刹车灯、雾灯是否正常。

周期:每次保养时检查,夜间行车前自检。

二、深度保养(每2-4万公里或2-4年进行)

1. 变速箱系统

变速箱油更换

作用:润滑变速箱齿轮,减少磨损,防止顿挫。

周期:手动挡6-8万公里,自动挡(AT/CVT)4-6万公里,双离合(DCT)6-8万公里。

注意:重力换油只能排出约40%旧油,循环机换油费用高。

2. 转向系统

转向助力油更换(电子助力车型无需更换)

作用:传递转向助力,使转向更轻便。

周期:每4-6万公里或3-5年更换,油液变黑或有异味需更换。

3. 差速器油更换(四驱/后驱车型)

作用:润滑差速器齿轮,防止过热。

周期:每6-8万公里更换,伴随异响或漏油需提前检查。

4. 空调系统

空调滤清器更换

作用:过滤空气中的灰尘、花粉,改善车内空气质量。

周期:每1-2万公里或1年更换,雾霾严重地区缩短周期。

空调管道清洗

作用:去除霉菌和异味,防止“空调病”。

周期:每2-3年或使用3万公里后清洗,出现霉味时立即处理。

5. 发动机深度清洁

进气系统清洗

项目:清洗进气歧管、节气门、怠速马达的积碳。

周期:每4-6万公里或出现怠速不稳时清洗。

燃油系统清洗

项目:使用燃油添加剂或吊瓶清洗喷油嘴、燃烧室积碳。

周期:每3-5万公里或油耗明显增加时清洗。

三、季节性保养

1. 夏季保养

检查空调制冷效果:清洗冷凝器,补充制冷剂(R134a)。

防止轮胎爆胎:降低胎压(比标准值低0.1-0.2bar),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。

保护车漆:避免暴晒,定期打蜡或镀晶。

2. 冬季保养

更换冬季机油:低温地区使用低粘度机油(如0W-20)。

检查电瓶性能:低温会降低电瓶容量,提前检测避免亏电。

防冻液冰点测试:确保冰点低于当地低气温10℃以上。

四、保养注意事项

遵循手册:以车辆《保养手册》为准,勿盲目提前或推迟保养。

选择正规渠道:4S店或授权维修店使用原厂配件,路边店可能使用劣质产品。

保留记录:保存保养发票和项目清单,便于二手车交易或质保索赔。

警惕过度保养:如频繁清洗发动机、提前更换变速箱油等可能浪费金钱。

五、常见误区

误区1:机油变黑就必须更换。

真相:全合成机油清洁能力强,变黑是正常现象,需按里程更换。

误区2:刹车片磨到极限才换。

真相:剩余3mm时需更换,否则可能损伤刹车盘。

误区3:长期停放不用保养。

真相:电瓶会亏电、轮胎会变形,建议每2周启动一次并短距离行驶。

总结:汽车保养需“定期检查、按需维护”,结合车辆使用环境和驾驶习惯调整周期。日常注意观察车辆异常(如异响、漏油、仪表盘报警灯),及时处理小问题可避免大故障,节省维修成本。